•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微体古生物教育期刊(微体古生物学报)
  • 微体古生物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古生物杂志
  • 如何在地球极端时刻“活命”?古生物学家:够
  • 毫米大小,长相奇特……5.35亿岁的它,究竟是后
  • 奥陶纪燧石相化石研究取得进展

通知公告

  • 《微体古生物学报》征稿要求
  • 《微体古生物学报》投稿方式
  • 《微体古生物学报》收稿方向
  • 《微体古生物学报》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微体古生物学报》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来自云南澄江古生物化石的“远古呼唤”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06日 09:19:12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图为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内的一块古老地层。缪超摄 中新网玉溪6月3日电 (缪超)“澄江化石地众多的地质证据代表化石保存的最高质量,展示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完整的记录,

图为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内的一块古老地层。缪超摄

中新网玉溪6月3日电 (缪超)“澄江化石地众多的地质证据代表化石保存的最高质量,展示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完整的记录,是距今5.18亿年前寒武纪早期地球上生命的快速辐射演化的见证,是最早的复杂海洋生态系统的记录之一。”

近日,记者探访位于云南省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看到上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澄江化石地的如是评价,仿佛能听到古生物化石的“远古呼唤”——保护5亿年前的生命密码。

图为凤姣昆明鱼化石。缪超 摄

云南澄江抚仙湖北岸有一片18平方公里的丘陵,因形似草帽而得名帽天山,也是被国际科学界誉为“世界级的化石宝库”——澄江生物群首发点所在地。

1984年7月1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在帽天山发现一块长尾纳罗虫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馆长陈泰敏说,“侯先光一锤下去,石破天惊!敲开了一扇洞察寒武纪早期生命之门。”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距今5.42亿至4.88亿年间被称为“寒武纪”。寒武纪是地球生命演化的一个分水岭,地球上各种生物在寒武纪突然大量涌现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它是地球生命演化历史中的关键事件。

图为一块古生物化石。缪超 摄

陈泰敏告诉记者,在澄江化石地,目前发现的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分属20个门类、280余种,且80%属于新种。“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在古生物多样性方面,澄江化石地无可比拟,在此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脊椎动物,为‘从鱼到人的演化'提供重要依据。”

近些年,科学家们在澄江化石地上获得大量研究成果,破解了达尔文“寒武纪大爆发如何缔造谱系树”“人类远祖的躯体构型及更多基础器官在何时、由何种低等动物创造并传渊而来”的世纪谜题。

陈泰敏称,澄江化石地不仅是一组不朽的生命密码、一本神秘莫测的无字天书,更是一部关于地球生命的壮丽史诗。因此,保护5亿年前的生命密码,是这里古生物化石的“远古呼唤”。

1997年,云南省政府将澄江化石地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此之后,当地政府果断关停帽天山周边14个磷矿采集点,经济损失达200亿元(人民币,下同),再投入巨资开展了生态修复、土地退耕、环境整治等工作。

图为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内陈列的部分古生物化石。缪超 摄

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申遗成功,成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全球仅有三处的化石类自然遗产。2017年7月1日,《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施行,标志着保护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为集中展示澄江化石的科研和保护利用成果,2014年2月云南又投资6.3亿元开工建设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该馆包括主馆、科研中心、研学中心、专家楼、文化创意中心等。自2020年8月开馆以来,参观人数达到60余万人次,赢得社会各界关注。

陈泰敏称,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试图讲好三个故事:一是讲好生物多样性源头的故事,这里能够反映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事件和由此缔造的地球动物谱系树,形成了当今的生物多样性;二是,讲好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故事,这个蔚蓝星球的生命从最早的单细胞发迹,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整体,人类不能高傲地认为是地球主宰,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人只是生物演化的一个分支;三是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从鱼到人的演化是人类由来的历程之一,我们呼吁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维持气候稳定、保护自然环境、阻止污染扩散。(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网址: http://www.wtgswxb.cn/zonghexinwen/2021/0606/603.html

上一篇:临夏和政:古生物化石里的生物密码
下一篇:探索生命 发现自然 古生物化石科普公益活动将于

微体古生物学报投稿 | 微体古生物学报编辑部| 微体古生物学报版面费 | 微体古生物学报论文发表 | 微体古生物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微体古生物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